ScandinavianFlick
是一種WRC拉力賽里面用到的特殊動作,也有人稱其為Pendulum
Turn。如果我沒記錯,那是由拉力車手CarloSainz創(chuàng)始的。
假設(shè)將要進入一個比較急的左彎。
1、如果從之前的彎出來后你的位置就在右側(cè),那么就直行,如果位置不是在右側(cè),那么不要馬上靠向右,而是方向偏右一點行駛。
2、保證車行駛方向穩(wěn)定、正確,把剎車踩到底,四個車輪很快就被抱死,車就會按原來的方向一直滑下去。
3、在將要進彎的地方,方向盤向左打一定角度。抱死的前輪的導(dǎo)向作用幾乎為零,車頭不會向左偏。
4、到了該進彎的地方,迅速放開剎車。這樣車頭就會猛向左拉,車身旋轉(zhuǎn)速度極快。
前面說的1、2是化簡了的準備動作,做起來容易得多。完整的準備動作看起來不可思議——要讓車身向前滑行的時候車頭是指向右的!要產(chǎn)生這樣的滑行,方法是先向左打一點方向,再向右打一點方向。因為車的運動從向右變?yōu)橄蜃?,中間必然有一個向前的時刻,就是在這個時刻馬上把剎車踩到底,車身就向前滑了。又因為這個時刻到來時車頭的指向一定是向右了,所以就產(chǎn)生了車身向前滑行、車頭指向右的動作。
這個起始過程只在不足一秒的時間內(nèi)完成,因為路面是很窄的,不容許大的左右偏移,所以這樣的動作是一個危險的高難度動作。注意這里又是一個漂移哦!即是說完整的Scandinavian
Flick是兩個漂移的組合。
ScandinavianFlick在拉力賽里面泥土、砂石、雪地上使用時具有很好的減少轉(zhuǎn)向不足(即是前輪向外滑)的作用。比起普通的方法,這方法有兩點優(yōu)勢:一、進彎之前,前輪向右擺了一定角度,那么兩個前輪的左前方積聚起更多的泥土砂石或雪,增大了前輪的向右推力;二、進彎前前輪已經(jīng)擺了一個角度,與進彎時才打方向盤讓前輪慢慢擺方向相比較,可更快地產(chǎn)生大的向右推力,這時候車身仍然處于路面最外側(cè)——最理想的進彎位置(還記得out-in-out的過彎路線嗎?)。其中第二點優(yōu)勢也適用于硬地上產(chǎn)生甩尾。
絕大多數(shù)人不能接受抱死車輪的剎車方法,因為這與轎車里提倡使用的ABS(防抱死剎車系統(tǒng))背道而馳。
因為拉力賽車的一些動作里面(就例如ScandinavianFlick)要求車輪能抱死,而且能迅速抱死,所以拉力賽車絕對不裝ABS,而且剎車碟的直徑是加大的,剎車的最大力度比公路版本大很多。
但這樣的剎車方法只有賽車高手才會使用。因為抱死的車輪在硬地上幾乎沒有導(dǎo)向作用,在松散路面上的導(dǎo)向作用也很小,所以車身重心的運動方向?qū)钠鹗嫉臅r刻大致保持到放開剎車的時刻,而且滑動過程中還有車身旋轉(zhuǎn)的可能。這剎車動作起始前的準備、何時放開剎車、放開剎車時前輪的方向都極為重要,過程中也需要好的控制。所以對于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ABS是救命草。剎車技術(shù)無論在什么賽車中都占有極重要地位,也是很難精通的。(可以說,只開裝有ABS的車的司機是不懂剎車的)
下面是我在trd2中用subaruWRX為大家演示的ScandinavianFlick
甩尾動作,注意,這個彎本身并不適合用ScandinavianFlick
甩尾過,事實上最快的過這個彎的方法是外內(nèi)外grip走線,但這里我選這個彎是為了有良好的視野讓大家看清動作。ScandinavianFlick甩尾特別適合用在街道賽的狹小空間和直角彎道,通??梢员葘κ指爝M彎并在保持引擎高轉(zhuǎn)速的條件下出彎
如圖,從直道加速過來后車頭稍微向右,大力剎車抱死4個輪胎讓車滑行,此時方向盤向左打足,然后松開剎車,車子就以極快的速度向左旋轉(zhuǎn)甩尾進彎,完成ScandinavianFlick(這個演示我出彎不好,有點晃,原因是反打方向盤的時機太晚了-我沒料到Scandinavian甩尾會讓車子以如此快的速度向左旋轉(zhuǎn)?。?/p>
瀏覽量:02014-01-21
瀏覽量:02011-03-23
瀏覽量:02011-03-23
瀏覽量:02011-03-23
瀏覽量:02011-03-23
瀏覽量:0201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