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旨在幫助新手迅速了解閃點行動2載具的最基本操作及保命常識,更加詳盡的戰(zhàn)術指導期待諸位老手了!
本文中存在大量個人經驗,是為了解釋基本操作加入的,僅供參考!
裝甲部分的參數整理是為了便于新人了解各型載具的長短與定位,老鳥請無視。
更為基本的操作和快捷鍵使用請看
0、基礎知識
1、按E進入載具,載具需修理時,會顯示扳手符號和黃圈,按住E修理
2、按B發(fā)動/熄火 發(fā)動機動靜很大,你不會聽不到的.............。
3、按住Shift,彈出位置列表,按W/S選擇,一般配置是這樣(因型號不同略有差異,直升機的放后面說)。
COMMANDER 輕型車輛:指揮員/副駕駛,指揮其他成員行動,視野受限,不能開火
裝甲車輛:車長/觀察員,半球視野,不能開火,按V或B開啟夜視儀或成像儀,按小鍵盤+放大,視野范圍即下面車體圖標中的黃色扇形。
車長不能超越炮長控制開火。
DRIVER 駕駛員,駕駛載具,按小鍵盤Enter切換為第三人稱(只有司機可以),按V打開夜視儀或成像儀
GUNNER 輕型車輛:機槍手 視野受限,固定武器。
裝甲車輛:炮長/武器站操作手 視野普通,滾輪叫出裝備表,一般為各口徑主炮/彈,并列機槍。按小鍵盤+放大,右鍵為測距。
火炮指向即下面車體圖標中的炮塔指向。
PASSENGER 乘員,視野受限,位置固定,不能開火
4 操作細節(jié)
S剎車,空格手剎。要快速切換前進/后退,請先手剎車再按W/S
被擊爆起火的載具不能修理,翻倒的突擊車可以按E翻過來,未修好引擎和輪胎的載具無法行駛
尚不清楚如何增減油門,估計是自動檔。
1、小型及基礎車輛
PLA方
SX2190 重型卡車
有敞篷、有蓬、油罐、導彈載運四型,主副駕駛,載員若干,無武裝。
越野性能較差,千萬不要走坡。
BJ2022 輕型吉普 分為
有棚型 主副駕駛,載員5人,無武裝
榴彈型 主副駕駛,榴彈手。載員6人,有一具榴彈發(fā)射器,視野、射界受限
機槍型 主副駕駛,機槍手。載員5人,有一挺機槍,視野、射界受限
越野性能普通,避開石堆。
FAV 超輕型快速突擊車
主副駕駛,副駕駛裝備固定機槍,視野、射界受限
機槍手一名,半球視野
越野性能佳,翻倒可扶正。
USMC方
M939A2 重型卡車
敞篷,主副駕駛,載員15人,無武裝
越野性能普通。
M1025悍馬
主副駕駛,槍手。裝甲,有機槍、榴彈兩型。射界、視野受限。
越野性能普通。
DPV 超輕型越野突擊車
配置同F(xiàn)AV,但機槍手射界受限
越野性能極佳,翻倒可扶起,引擎易受損。
2、裝甲車輛
裝甲車的通過性問題,由于島上地形復雜,需注意幾個地方
無論什么底盤,通過壕溝時請與溝沿成一定角度,以免卡在溝底
無論什么底盤,盡量不要通過亂石密布的區(qū)域,很容易因底盤被頂起而受困
在大角度側傾時,輪式底盤的穩(wěn)定性高于履帶式底盤
各型車輛的主炮和榴彈發(fā)射器都有多種彈藥可選擇,按住 冒號 鍵選擇彈種
大部分的小口徑速射炮和榴彈發(fā)射器都可攻擊直升機。
PLA的輪式步戰(zhàn)底盤+各型武器/站看著有點兒大頭沉,實際穩(wěn)定性很好。60度不側翻。
USMC的履帶底盤很容易臥到溝里,通過時一定要留角度。
目前僅能確定有激光告警被動防護。車長位置未發(fā)現(xiàn)對抗裝置,估計沒有主動榴彈和激光致盲系統(tǒng)。施放煙幕未找到快捷鍵。
速射炮在持續(xù)大范圍射擊時有可能卡殼,提示為Jam(Jammed),按R重新裝彈即可。
車體受到嚴重損傷或要害部位傷勢無法控制時會報警(十字線變?yōu)榧t色多邊形環(huán)),立即脫離以免殉爆。
切忌不要在拼刺刀的距離向裝甲目標開炮,彈藥近爆會把在場的人全部震死。
PLA方
TYPE89A 輪式突擊炮
三人車組
105mm線膛炮(三種彈藥),炮射反坦克導彈(備彈3發(fā),如何制導不明,初速很快,也可能是直射打擊,可攻擊直升機),并列機槍
主被動及裝甲防護情況未測試
炮口上跳明顯;與車體正朝向有角度射擊后,炮口偏移明顯。(實際是車體后座了,故連續(xù)射擊時應采用正向)
TYPE92兩棲輪式步戰(zhàn)
三人車組,載員4人
某型自動炮(兩種彈藥),并列機槍
主被動及裝甲防護情況未測試
炮口穩(wěn)定,小口徑速射。
TYPE95自行防空戰(zhàn)車
三人車組
35mm四聯(lián)高炮(配高爆彈),QW-25防空導彈
主被動及裝甲防護情況未測試
炮口上跳一般:導彈為熱尋的,需鎖定發(fā)射,可被紅外誘餌干擾
TYPE97履帶步兵戰(zhàn)車
三人車組,載員6人
100mm滑膛炮(配穿甲彈),炮射反坦克導彈(備彈8發(fā),與突擊炮所配同型,),某型自動炮(兩種彈藥),并列機槍
主被動及裝甲防護情況未測試
武器種類較多,通過性良好。
TYPE99主戰(zhàn)坦克
三人車組
125mm滑膛炮(三種彈藥),炮射反坦克導彈(備彈4發(fā),似為另外一型,可攻擊直升機),并列機槍
主被動及裝甲防護情況未測試
USMC方
LAV25 輪式步戰(zhàn)
三人車組,載員4人
M242機炮(兩種彈藥),并列機槍
主被動及裝甲防護情況未測試
越野性能一般,小心石堆。近似方形的橫滾體,穩(wěn)定性一般。
AAVP7A1 兩棲突擊車
三人車組,載員13人
M20.50口徑機槍,MK19武器站(榴彈發(fā)射器,配彈兩種)
主被動及裝甲防護情況未測試
越野性能一般,前板寬闊,非常不適合爬溝,過溝和多石地區(qū)時一定小心。水中轉彎半徑很大,最好預先規(guī)劃路線。
M1A2 主戰(zhàn)坦克
三人車組
120mm滑膛炮(兩種彈藥),并列機槍
主被動及裝甲防護情況未測試
3、直升機
機型:雙方直升機分為運輸直升機,對地支援直升機(改裝為對地攻擊武器的戰(zhàn)勤直升機),攻擊直升機。后兩者統(tǒng)稱武直。
PLA方 USMC方
運輸直升機 Mi-171 載員19人 機尾卸載 無武器 MH60S 載員12人 舷側卸載 舷側機槍X2
對地支援直升機 Mi-171 火箭巢(備彈132發(fā)) AH6J火箭巢(備彈14發(fā))機槍(10000發(fā))
攻擊直升機 Z-10 火箭巢44發(fā) 對空導彈8枚 機炮250發(fā) AH1Z 火箭巢76發(fā) 對空導彈2枚 機炮750發(fā)
乘員:
PILOT 運直:駕駛員,駕駛,操作熱焰彈。
武直:駕駛員,駕駛。操作武器。操作熱焰彈。
CO-PILOT 運直:副駕駛,同地面載具副駕駛,觀察指揮。
武直:武器操作員,操作武器。
PASSENGER 運直:乘員,位置固定,視野受限,不能開火。
基本駕駛:
最最基本的就是“一桿一油”,其他細節(jié)完全可以自己摸索找感覺。
所謂“一桿”指操作桿,即鼠標移動,“一油”就是油門,W/S控制增/減
在游戲中,飛行時默認是鼠標反轉的,下文為默認情況下操作,故采用了“推/拉桿”,以便形象說明
各位不習慣反轉的玩家請到 選項-鍵盤設置 按F1,打開高級設置,第三項即為飛行反轉,關閉即可
也可參看上面的聯(lián)動貼,內有關閉方法
下面的操作只是個人的經驗,僅供參考!
0、按E登機,按住SHIFT+W/S選擇位置
1、起飛,進入駕駛位置,按B開/關引擎。按小鍵盤ENTER切換為第三人稱視角(推薦新人使用)。待槳速達到最大時,按W給油,即可起飛。
2、飛行,駕駛員界面左上為速度,右上為高度,右上角的直升機圖標顯示各部分損傷情況。中部準星即為武器準星。
飛行操作(新人建議使用外部視角,較為簡單),保證一定高度,推/拉桿(鼠標上/下移),增/減油門(W/S)配合
前飛,加速:小推桿,加油門,前飛。大推桿,加油門,加速前飛(這時要注意高度,推桿過大飛機會掉高度)。兩者配合飛行。
轉向:A/D 左/右方向舵,鼠標左/右移傾斜機身。
倒飛:擺平后稍拉桿,油門先不要動,待速度開始下降,加油門,飛機向后方退飛,并會保持一段時間。
減速:可以用倒飛步驟減速(就是平飛拉桿,不給油),先不要動油門。先擺平,稍拉桿,適當減油(慢慢來)。
懸停:按空格鍵,懸停。懸停下機身有時前后起伏,保持冷靜(懸停中不會有事),推拉桿擺平。
攻擊與防御:
主武器準星即主屏準星,基本都是火箭彈,可看作直射攻頂。
戰(zhàn)術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低空低角度近距離平射,優(yōu)點是命中率高,壓制效果好。缺點是移動速度慢,離敵太近,容易被命中。
一種是高空高角度俯沖攻擊,優(yōu)點是射擊后可以快速機動和改變目標。缺點是命中率低偏低而且極易墜毀。
另外還有側向移動時射擊和懸停攻擊,各位自行摸索吧!
攻擊中要注意慣性的影響和注意提前量。
備彈有限,注意節(jié)約彈藥。
導彈一般是攻擊直升機裝備,鎖定后發(fā)射。
機炮武直均有配備,準星對準目標開火即可(對輕裝甲目標可攻頂打擊)。
另,黑鷹雖為運直,但也有兩個舷側機槍位,也可遂行壓制步兵任務。
防御:被防空導彈鎖定后會有激光告警,在適當的時機按右鍵,拋射熱焰彈,干擾對空導彈。
受到地面直射火力的襲擊,馬上脫離接觸(槳葉和發(fā)動機很容易被擊傷,導致空中停車。),繞到有利位置進攻,消滅之。
降落:向前飛行接近降落地點,途中逐漸下降高度,將要接近或高度很低時再稍拉桿,讓后輪先著地。這樣降落較平緩,不容易摔傷尾槳,為防止飄動,關閉引擎。
降落速度大的話會彈跳,這時靠舵保持平衡,減油。如果不行就拉起重來。
從游戲中看來,只能機降,不能傘降。運直盡量找平坦空地。如沒有或情況需要,可以嘗試先近地飛行,逐漸減油,靠近地面后擺平,然后按空格懸停,一定注意控制仰俯(運直機身大,很明顯)很容易側傾(這個可翻不過來)。穩(wěn)定后,乘員跳下即可。
瀏覽量:02011-07-25
瀏覽量:0201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