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瑞鶴如何。玩《碧藍航線》的小伙伴們,多少對于自己喜歡的艦娘的現(xiàn)實歷史背景故事想要有所了解吧,翔鶴是游戲中重櫻陣營的五航戰(zhàn)的一員,歷史上的瑞鶴是如何的呢,有什么戰(zhàn)跡來歷呢,那就請欣賞由小編帶來的《碧藍航線》瑞鶴歷史背景故事。
瑞鶴立繪一覽:
瑞鶴背景故事:
翔鶴級航空母艦(日語:翔鶴型航空母艦,英語:Shōkaku-class aircraft carrier)是舊日本帝國海軍(IJN)在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前設計建造的航空母艦,在美國海軍的埃塞克斯號航空母艦尚未服役前,翔鶴級可稱為當時最強的航空母艦之一。翔鶴級共兩艘:翔鶴號、瑞鶴號。兩艦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太平洋戰(zhàn)爭期間被美軍擊沉。
1936年日本退出第二次倫敦海軍條約,擺脫了海軍軍備條約對航空母艦噸位的限制,設計在艦載機數(shù)量、防護方面比較條約限制時代建造的航空母艦達到更好的平衡,1937年日本海軍的“03造艦補充計劃”中撥款建造兩艘翔鶴級航空母艦。每艘建造費用8450萬日元。
翔鶴級是飛龍?zhí)柡娇漳概灥臄U大改進型,同樣為雙層機庫設計,但因為艦體大幅放大使搭載飛機超過飛龍?zhí)栐S多;以1941年的戰(zhàn)機規(guī)格,翔鶴級的載機數(shù)在日本海軍內僅次于加賀號航母。艦上沒有裝備彈射器,具有日本特色的向下彎曲的橫臥式煙囪位于艦體右舷中部。艦島設計原本要按照飛龍?zhí)柦涷炘O于艦體左側中段,但操作經驗證明這設計沒有很實用,所以又改回右側前段,艦首安裝一部用以探測潛艇的水聽器。但因為這樣修改計劃導致設計延誤,使得翔鶴級晚了6個月才完工。
翔鶴號的動力系統(tǒng)是當時日本動力科技的最佳結晶;在公試時瑞鶴號達成輸出168100匹馬力,航速34.58節(jié)的紀錄。為達成高航速,因此安裝了球狀船首降低流體阻力,是首批運用此技術的日本主力軍艦。
艦體防護部分,翔鶴級只維持飛龍?zhí)枠藴?,彈藥庫可防?00公斤水平轟炸或20公分艦炮直擊,輪機部門與重要艙間可抵抗250公斤水平轟炸或驅逐艦等級炮轟,以一艘三萬噸級的軍艦來講有些脆弱。但翔鶴號的基本設計想定是較多的艦載機來充實防空能力,如果還有漏網之魚則靠強力的對空火網處理,對于俯沖轟炸機則靠艦艇首、尾部的防空機炮逼退。不過后來的作戰(zhàn)經驗則顯示了原初想定太過樂觀,所以在珊瑚海海戰(zhàn)時翔鶴號被俯沖轟炸機一發(fā)炸彈掀翻前段機庫與飛行甲板,證明了翔鶴級的艦體防御有著許多缺失大概這就是技能五航戰(zhàn)增加承受傷害的原因。雖然在艦體裝甲無法強化,但在每一次受創(chuàng)進塢后,翔鶴級的損管就強化一部分;從原本只有配備液化二氧化碳滅火器,到后來配備全艦泡沫滅火管線,注水指揮所也增設成前、中、后三處增加損管機能。
但相比起其它戰(zhàn)前完工的航空母艦,翔鶴級因完工時間已瀕臨開戰(zhàn)(1939年11月27日下水,1941年9月25日服役),因此許多細節(jié)設計因機密而無從得知;戰(zhàn)爭中又多次強化與更動設計,加上戰(zhàn)后資料銷毀的結果,使得兩艦艤裝的細節(jié)部分目前仍為戰(zhàn)史學者考據(jù)的主題。
瑞鶴號(ずいかく,IJN Zuikaku)是舊日本海軍的翔鶴級航空母艦二號艦。艦名中的“瑞”是吉祥的意思,“鶴”是一種美麗的鳥類,在日本是長壽的象征。
1938年5月25日,瑞鶴號航空母艦在川崎重工業(yè)神戶造船廠開始建造,1939年11月27日下水,1941年9月25日服役。
1941年服役之后,與姊妹艦翔鶴號航空母艦組成第五航空戰(zhàn)隊,參加了偷襲珍珠港的作戰(zhàn)。11月16日從單冠灣出發(fā),12月8日,瑞鶴號與其他五艘航空母艦一起,出動了兩個攻擊波共58架飛機實施對珍珠港的空襲,以俯沖機成功壓制了瓦胡島的機場。在空襲作戰(zhàn)中,瑞鶴號上的機群十分幸運,無一損失。空襲珍珠港的第一攻擊波,瑞鶴號出動了九九式艦爆25架,由分隊長坂本明大尉指揮,零式艦戰(zhàn)6架,由分隊長佐藤正夫大尉指揮;第二波出動了九七式艦攻27架,由飛行隊長島崎重和少佐指揮。
之后隨日本航空艦隊向西掃蕩南太平洋至印度洋海域。印度洋海戰(zhàn)結束后,第五航空戰(zhàn)隊與南云機動部隊本隊分道揚鑣,獨自參與珊瑚海戰(zhàn)役。
1942年1月20日,前往印尼參加拉包爾進攻作戰(zhàn),并于1月21日對新幾內亞萊城發(fā)動空襲。
1942年4月,瑞鶴號所在的第五航空隊戰(zhàn)與第一、第二航空戰(zhàn)隊一起,在南云忠一的率領下奉命進入印度洋,掃蕩英國遠東艦隊殘部,擊沉了包括 “競技神號”航空母艦(HMS Hermes)、重型巡洋艦康沃爾號(HMS Cornwall)和多塞特郡號(HMS Dorsetshire)在內的多艘英國皇家海軍軍艦。
從印度洋返航途中,第五航空戰(zhàn)隊受命支援莫爾茲比港的登陸。
1942年5月8日,在珊瑚海海戰(zhàn)中,“翔鶴”號和“瑞鶴”號共同起飛艦載機并成功擊沉了和重創(chuàng)約克城號。但是在同一時間美軍也派出戰(zhàn)機出現(xiàn)在日本航空母艦上空,但因等候速度較為慢的魚雷機而沒立即發(fā)動空襲,此時艦長橫川市平大佐進行巧妙的轉進,使“瑞鶴”號躲進熱帶暴風之下并在之后的空襲中毫發(fā)無傷,而“翔鶴”號遭到空襲遭到兩顆炸彈命中受損,雖然瑞鶴號在此戰(zhàn)役中逃過美軍空襲,但是派出去的艦載機與飛行員損失也過半。因此兩艦沒有參加1942年6月的中途島海戰(zhàn),然而在中途島海戰(zhàn)日本海軍損失四艘大型航空母艦,翔鶴級兩艦成為日本海軍僅剩的大型航艦,因此負擔更沉重的作戰(zhàn)壓力,而在中途島后由于航艦的損失,第五航空戰(zhàn)隊遭到撤裁,兩艘翔鶴級轉調至第一航空戰(zhàn)隊。
1942年10月圣克魯斯海戰(zhàn),由于瑞鳳在開局就被2架SBD轟炸機勸退,隼鷹因航速慢而無法第一時間參戰(zhàn),翔鶴級兩姐妹不得不在均勢下與“企業(yè)號”(USS Enterprise,CV-6)和“大黃蜂號”(USS Hornet,CV-8)展開慘烈的正面對攻。在“隼鷹”趕到后,日軍擊沉了“大黃蜂”,取得了戰(zhàn)術上的勝利。代價是飛行員陣亡148人,4倍于美軍,且都是自珍珠港事件以來的精銳。至1943年2月日軍敗走退出瓜島時,精銳飛行員已經消耗殆盡。日本沒有足夠的資源,新飛行員無法得到充分訓練,再也不是美軍的對手。戰(zhàn)略上的失敗,令日本失去了贏得戰(zhàn)爭的最后希望。
1944年6月,瑞鶴、翔鶴和大鳳組成的新新編第一航空戰(zhàn)隊帶領日本最后的??樟α堪l(fā)動了馬里亞納海戰(zhàn)。雖然使用了精心設計的航程外穿梭轟炸戰(zhàn)術,卻因為決定性的裝備差與飛行員素質差,被美軍以逸待勞,使得空戰(zhàn)變成了美軍單方面的屠殺,史稱“馬里亞納獵火雞大賽”。
1944年6月19日,在菲律賓海戰(zhàn)中,在隨著“翔鶴”號共同航行時,日本艦隊遭受美軍潛艦的襲擊,“翔鶴”號因而命中4枚魚雷沉沒。
1944年10月25日萊特灣海戰(zhàn),已經沒有多少艦載機的“瑞鶴”號被編入第三航空戰(zhàn)隊中,負責引誘美軍航空母艦特混編隊北上。在美軍艦載戰(zhàn)機波狀攻擊之下,身中7枚炸彈和7枚魚雷,艦體向左大幅傾斜。經過大力搶救后,仍于下午2時發(fā)布全員離艦命令。當時瑞鶴傾斜時大淀已經前往救援,但當時艦隊指揮官小澤治三郎得知美軍軍艦靠近,決定拋下重創(chuàng)而失去動力的瑞鶴。所以大淀并無搭救瑞鶴上的船員。15分鐘后,“瑞鶴”號即發(fā)生大爆炸而沉沒至海底,末代艦長貝冢武男大佐與艦同沉。
沉沒位置位于北緯19度20分,東經125度51分。
1945年8月31日,除籍。
瀏覽量:02022-09-20
瀏覽量:02022-07-03
瀏覽量:02022-07-01
瀏覽量:02022-07-01
瀏覽量:02022-06-22
瀏覽量:02022-06-21
安卓版|2071419944
安卓版|2071419944
安卓版|2071419944
安卓版|2071419944
安卓版|2071419944
安卓版|2071419944